人民大会堂的“迎送政治”
作者简介
吴德广 1938年生于广州潮州,1965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同年调入外交部,先后任礼宾司科员、驻卡拉奇总领事馆职员、礼宾司国宾接待处副处长、驻日本使馆一秘、礼宾司处长并为该司领导成员之一、中国驻古晋首任总领事。
人民大会堂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的神圣殿堂。它是党、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党政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
人民大会堂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高46.5米,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它是一座建筑面积超过故宫的雄伟、令人向往的建筑物。
人民大会堂
自19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后,我荣幸地亲近它。我在外交部礼宾司任职共20多年,期间我经常进出人民大会堂。我去过人民大会堂很多厅,如北京厅、上海厅、接待厅、东大厅、西大厅等等,但我去宴会厅、福建厅最多。我记得退休后还去过宴会厅,在那里度过重阳节聚会。至今,我仍然十分想念它,它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1
宴会厅见证历史脚步
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般在宴会厅宴请宾客。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有“仓廪实而知礼节”之说。可见古代圣贤常把“吃”和“礼节”紧密联系在一起。民以食为天,领袖们也是如此,每天要“吃喝”。当然,最隆重的“吃喝”非国宴莫属。在此场合下,“吃喝”确实离不开政治。
1959年国庆10周年国宴
1959年国庆10周年,这里举行盛大的国宴,共摆设了470桌,近万人出席,人数及规格古今中外少见。
归国的李宗仁在周总理陪同之下走出机场
据记载,1965年7月20日,周总理和其他领导人在这里宴请刚刚归国的中华民国原“代总统”李宗仁先生,末代皇帝溥仪也应邀出席。三方原本是水火不相容的代表,却心平气和地相聚宴会厅。
人民大会堂宴会厅
1965年,我刚到礼宾司不久,有机会随同事去宴会厅工作。从人民大会堂北门进入,经过北大厅,再顺着62级的汉白玉楼梯首先到了迎宾廊,迎宾廊是党政领导人在宴会前欢迎贵宾及宾主合影之处。
悬挂在人民大会堂迎宾廊的国画《江山如此多娇》
迎宾廊大背景置有人民大会堂内最大的一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画心高5.65米,宽9米,由著名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以毛泽东主席《沁园春·雪》词意为题材创作的,画题为毛泽东所书。这里铺有人民大会堂最大的一块地毯,宽16米,长23米,重3吨多。左右走廊通往二层宴会厅。
我记得每一次周总理为国宾访华在宴会厅举行国宴,经常先在北京厅会见客人,然后宾主及随行人员在《江山如此多娇》画前照一个“全家福”,有时我接受任务,在集体拍照前请在上海厅等候的中方领导人参加合影,然后宾主在迎宾曲声中迈进宴会厅。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两国领导人在《江山如此多娇》前的合影。
宴会厅如此宏大、辉煌,让我叹为观止。它东西长102米,南北宽76米,高15米,面积7000多平方米,可以举行五千人或一万人的酒会。厅内有东、西、北环绕宽敞的二层休息廊,巨大的圆形廊柱装饰着沥粉贴金花。宴会厅有主席台。
宴会厅天顶中央镶嵌着由水晶玻璃组成的大花灯,周围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点金石膏雕塑。整个大厅金碧辉煌,是举行盛大国宴的地方。
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天花顶装饰
我第一次去宴会厅的主要任务是输送和分发我国领导人在国宴上的讲话稿。讲话稿译成英、法、俄三种文字,加上中文的,讲话稿及译文满满一车。
周总理和来访国宾讲话前,我们婉言谢绝客人的要求,直到即将讲话的那个瞬间,才分发讲话稿。
2
国宴要简约 但不能简单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是震惊世界的大事,周恩来总理在宴会厅设宴招待,当晚的国宴就是四菜一汤。那时周总理谆谆教导礼宾人员,要认真细心做好礼仪工作,完成这项重大政治任务。
周总理招待尼克松的国宴
考虑到尼克松对音乐很内行,他的钢琴弹得非常好,宴会前周恩来总理亲自在宴会厅审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排练的美国乐曲。当晚国宴上军乐团演奏《美丽的亚美利加》《牧场上的家》等乐曲优美动听,受到尼克松等美国客人的赞扬。
军乐队演奏了美国民歌《美丽的亚美利加》。尼克松听后非常高兴,宴会结束时举着酒杯从大厅前排主桌一直走到后排军乐队,为他们祝酒表示谢意。
宴请要有针对性,但有时礼宾人员却忽略了。上世纪80年代,胡耀邦总书记有一次宴请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国宴上了一道鱼翅,齐奥塞斯库总统直到国宴结束时竟一口未动。
送走齐奥塞斯库总统后,胡耀邦批评了国宴厨师:“招待外宾,你们不要只考虑中国的传统食俗,主要考虑到外宾。我吃不好不要紧,可以回家吃。奥塞斯库总统吃不好,他回去上哪儿去吃?”
国宴准备过程
有一次宴会厅举行的国庆酒会留给我难忘的印象。1980年9月初,中央书记处开会决定,当年的国庆招待会不再举办几千人的宴会,“只以国务院总理名义举行冷餐酒会”。
那次冷餐酒会约400人次出席,宴会厅主席台背景挂国徽,装饰红旗,不设主宾席,不摆座位,大厅中间摆小圆桌,桌上放了一些小吃,邀请在京的重要外宾、各国驻华使节夫妇、各国驻京记者等,内宾仅邀请主管外事的几位副总理和外事有关的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参加。
宴会进行一个多小时,军乐团奏席间曲,曲目如《我们的祖国多美好》《两岸风光》《彩云追月》等十多首乐曲。酒会后,瑞士、阿尔及利亚等国驻华使节表示,酒会形式比过去分桌入席好,宾主可以自由交谈,增加接触。姚依林副总理等领导同志也肯定这次改革。
2007年国庆招待会
新世纪国宴多安排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国宴也随着时代的进程而越来越简约并与国际接轨。
3
主迎宾是应有的礼节
福建厅是人民大会堂中出镜率最高的一个厅,它是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国宾和贵宾的重要场所。会见国宾后,宾主双方步入东大厅举行正式会谈也十分方便。重新装修后的福建厅更加端庄高雅、华丽辉煌,成为浓缩八闽神韵的金色大厅。
人民大会堂 福建厅
在这里,礼宾司人员曾亲历亲闻不少中央领导人,尤其周总理对会见国宾安排的指示。
周总理对礼宾人员要求十分严格,强调会见外宾不能失礼。例如,当年安排周总理会见国宾,每次都等周总理到福建厅后,再用电话请下榻钓鱼台宾馆的国宾出发前往福建厅,这样一来,周总理等待时间过长,有时要花20分钟。
为了节约周总理的时间,有一次一位礼宾官得知周总理离开中南海前往福建厅,这位礼宾官即请那位非洲国宾离开钓鱼台宾馆,这样国宾定能晚于周总理抵达。不料,那次周总理因急返回中南海办公室阅看特急文件,导致周总理晚于国宾抵达福建厅。
周总理看到国宾已到,连忙向国宾表示歉意。国宾离开后,周总理严厉批评礼宾司,他教导说:“在这里我是主人,他是客人,理所当然的是我先到迎接客人,这是应有的礼节。”
任何一起国宾接待,无论准备得如何充分都不为过。认真细致检查每项活动安排,以保证万无一失。即便如此,遗憾的事也时有发生。
1977年9月,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到机场欢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铁托元帅访华。
1977年9月,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铁托元帅访华,当年他已是85岁高龄了。
铁托元帅一行抵京当晚,礼宾司安排铁托元帅等前往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华国锋、李先念、叶剑英等中国领导人。铁托元帅车队离开钓鱼台宾馆时,却没料到参加会见的中国领导人还未到齐。
如果铁托总统先抵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我领导人未到齐,则是礼仪大忌讳,不仅是对客人的不尊重,更是失礼之举。
如何处理?当时随车队的礼宾官既没有对讲机,又没有现代手机,在人民大会堂的另一位礼宾官也无法与车队取得联系。
当时不得不采用一种人工笨办法:安排一位安全人员在人民大会堂北门外马路边提手电筒等候,当铁托元帅车队靠近时,示意车队在人民大会堂转圈。转第一圈时铁托元帅没觉察,转第二圈时,铁托元帅不耐烦了,很不高兴地说:“难道只是让我参观大楼建筑?”
幸好转完第二圈时,铁托元帅车队被示意进人民大会堂北门。铁托元帅从北门进入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时满脸通红,很生气,毫无笑容。华国锋等领导人马上迎上去与铁托元帅热烈拥抱并表示歉意。
华国锋与铁托亲切握手
这个例子又让我想起周总理的教导:主迎宾是应有的礼节。
- END -
文字 | 《礼宾轶事》
作者 | 吴德广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凤凤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